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臺北花博“未來館”揭秘 人與植物和諧共存
[日期:2010-10-14]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作者:   發(fā)表評論(0)打印



  一、入口區(qū)

  未來館入口玻璃門上方巧妙的運用綠建筑中調節(jié)溫度的風扇,結合未來館主題字樣圖騰, 當風扇左右擺動時,一片片置于風扇表面的圖像也將因風扇的律動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呼應植物生長在不同階段產(chǎn)生不同面貌的變化性。

  未來館潔白純靜的入口處,讓參觀者稍稍緩和腳步、沉淀心靈,主題墻由壓克力管排列未來館的英文FUTURE字樣,每個單點所呈現(xiàn)出的片圖樣,象征未來館內有1700多種植物的多元性與特殊性,其間穿插窺視孔,參觀者可從中窺視有關植物與生活結合的影片,“由小而大”窺視未來,重新發(fā)現(xiàn)并省思植物與人類的新關系。入口處旁的服務臺上方有十五個圖像,是運用不同植物的特征設計成未來館十五個分區(qū)圖騰,亦可在參觀和導覽上便利分辨所在位置。

  二、生命樹

  在游覽的起點處可以看到一棵百年“生命樹”。這棵樹原本是位于臺灣彰化縣的一棵菩提樹,后來因緣際會先后有兩棵榕樹長在上面,最后將原來菩提樹根完全包覆住,融合在一起繼續(xù)生長。它曾遭遇所在房屋大整修可能被鏟除的命運,但幾經(jīng)波折,終于被搶救成功,落戶“未來館”。

  三、珍稀植物區(qū)

  而“珍稀植物區(qū)”則展示著因地質地理氣候變遷等原因引起滅絕之后幸存下來的古老植物。這里有被并稱為“臺灣四大奇”的臺灣油杉和臺東蘇鐵、臺灣穗花杉和臺灣海棗等冰河孑遺植物。

  (一) 布展理念

  臺灣面積不大,僅約36,000平方公里,但因為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多山且地形變化大而形成多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孕育許多特殊的物種。在臺灣自生的高等維管束植物約有4,000種,其中的1,000余種為臺灣的特有植物,也就是說平均約每四種中就有一種是特有種?胺Q為世界植物的寶庫。為呈現(xiàn)臺灣植物生態(tài)特殊的風貌,將原生于臺灣中低海拔的珍貴稀有植物搜羅布展,讓參觀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領略臺灣原生植物的特色與多樣性!

  (二) 布展特色

  本區(qū)所種植的共計有120種,均為臺灣在地的原生植物。其中有48種為臺灣的特有種,約占展出植物的40%。在這120種中,被列為在臺灣稀有的植物有70種,約占60%。全區(qū)種植的方式主要是依據(jù)植物原有的分布范圍、生長環(huán)境或是共生的習性來搭配,并兼具園藝造景呈現(xiàn)方式,讓參觀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方面了解臺灣原生植物的多樣性,同時也能感受到這些原生植物姿態(tài)優(yōu)美的一面!

  臺東蘇鐵

  根據(jù)化石證據(jù)顯示,蘇鐵科植物曾活躍于距今兩億兩千五百萬年到一億三千六百萬年前的中生代,后來因為上氣候及環(huán)境改變,大部分種類滅絕。一般認為蘇鐵保留裸子植物比較原始的特征,即蘇鐵精子與蕨類植物相同具纖毛且可泳動。裸子植物中,只有蘇鐵與銀杏具有此現(xiàn)象,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植物。

  “臺東蘇鐵”是臺灣唯一原生的蘇鐵類植物,通常植株生長較快,可達五公尺左右,多年生常綠木本,外形像似棕櫚。野生的臺東蘇鐵目前僅有兩個族群,皆分布于臺東縣,包括卑南大溪、鹿野溪、馬武窟溪北溪、海岸山脈。海拔300至900公尺,族群分布區(qū)小于100平方公里,為嚴重瀕臨絕滅等級的臺灣特有種裸子植物。早期臺東蘇鐵沿著野溪兩岸分布至出?谏嚼镆粠В壳吧匚挥跍\山山地保留地者大都已被開發(fā)為農地。臺東縣紅葉村的臺東蘇鐵生育地,于民國75年據(jù)文化資產(chǎn)保存法公告為“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qū)”,面積290.46公頃。

  臺灣油杉

  臺灣的特有種,也是臺灣11種法定珍貴稀有植物之一,為科油杉屬的常綠大喬木,被臺灣文化資產(chǎn)維護法列為珍貴稀有且不得私自持有的植物。臺灣油杉在保育樹種中是數(shù)量最少,分布最獨特的樹種。全臺油杉母樹僅五百多棵,集中在臺灣南、北兩端。因此本次花博展是特別向林業(yè)試驗所商借過來展覽的。樹干受傷時會流出像油的汁液,故稱油杉。

  四、焦點植物區(qū)

  未來館特別商請財團法人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暨環(huán)境保護發(fā)展基金會提供各類瀕危的、珍稀的植物展品,將平日累積的收藏以精品的方式呈現(xiàn)。焦點植物的展示共分為蕨類、天南星科、鳳梨科、棕梠科、多肉植物、蘭科植物等六大類,這些參與展出的植物均有其在保育上的重要地位,有的是瀕危,有的植栽是在演化上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物種都是需要特別的養(yǎng)護,因此預定每二周更換展品植栽。

  五、熱帶植物區(qū)-海岸、森林

  (一)布展理念與特色

  在展現(xiàn)臺灣熱帶原生植物風情之余,兼具走入生活景觀上的空間品味運用。

  海岸以臺灣的四大奇木之一的臺灣海棗Phoenix hanceana為主角,與珍稀植物區(qū)內展示的臺灣油杉、臺東蘇鐵、臺灣杉互相呼應外,更配植蘇鐵、棕櫚科植物、蘭嶼羅漢、欖仁、欖仁舅、土芒果等為植群的主角,做為海岸進入海岸林的一個過渡景觀。

  流瀑巖壁區(qū)

  以大型的紅剌林投為巖壁頂端的主要植群,呼應海岸區(qū)的林投植群,營造熱帶風情,巖壁上半層配植黃椰子、天堂鳥、文殊蘭、斑葉垂榕等。中下層配植蕨類植物如,筆筒樹、金狗毛、魚尾蕨、崖姜蕨、腎蕨。朱砂根、野牡丹藤、愛玉子、鵝掌藤、斑葉球蘭等布置巖壁區(qū)。以展現(xiàn)蕨類復葉之美以及蔓植物懸垂之美。

  森林區(qū)

  以茄冬樹、光臘樹、杜虹花等為主要大型的樹種,并配植臺灣南部原生的植栽瓊崖海棠、鐵色、無患子、蚊母樹、細葉紫珠、疏脈赤楠、細葉紫珠等,營造南部森林樹種為主。各類不同來源的植物種類,以群落交錯栽植與多層次的方式呈現(xiàn)多樣性的森林面貌,并與亞熱帶相互呼應,展現(xiàn)原生植物與景觀用熱帶花木的運用營造出熱帶感。

  六、亞熱帶植物區(qū)

  (一) 布展理念

  位于亞熱帶地區(qū)的臺灣,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加上宜人的氣候,孕育出許多品種獨特的植物。臺灣植物種類之豐富超乎想像,常被世界各地學者譽為“自然的寶庫”。因此,生長在如此一個自然生態(tài)極為熱鬧的寶島,臺灣人對于亞熱帶植物可說是最熟悉,也最有親切感。

  (二) 布展特色

  亞熱帶植物種類豐富多變,尤其像是臺灣地形差異大,植物生態(tài)更是多樣化。為了打造出亞熱帶地區(qū)獨有的風情,本區(qū)展示了許多臺灣原生性植物,像是櫸木、臺灣欒樹、烏臼、厚葉石斑木、冇骨消、臺灣山菊等等;加上獨有的斑葉觀葉粽、造型馬拉巴栗、趣味南天竹與別具風情的各類粗肋、黃梔花、美人蕉、茶花和桂花爭相斗艷,完整呈現(xiàn)“亞熱帶區(qū)”精采豐富的植物生態(tài)。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網(wǎng)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shù)
點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wǎng)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